-
“雙城經濟圈”是對成渝地區現實和發展路徑更加精準的把握
2016年,國務院《關於成渝城市羣發展規劃的批覆》印發後,我們看到,由於成渝之間的縣域經濟和地市經濟發展緩慢,不像長三角那樣有41個全國百強縣,也不像粵港澳那樣有佛山、珠海等強地市配合深圳、香港、廣州、澳門等極點城市發展,使得成渝地區 “兩核獨大” “中部塌陷”的情況仍比較突出。所以,此次將成渝地區定位為“雙城經濟圈”,是對成渝地區現實和發展路徑更加精準的把握。
詳細內容
-
“大市場”是成渝地區的優勢
成渝地區有1億多人,這是一個很大的資源,很大的市場。產業要往需求的地方聚集,我們現在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際國內雙循環,國內循環為主體就是要擴大國內需求,尤其是擴大國內消費需求,成渝地區這1億多人是一個大市場,也能實現產業的聚集。毫無疑問,成渝地區將引領中國西部地區發展,拓展全國經濟增長的新空間。
詳細內容
-
核心城市輻射帶動地區產業分工、合作、互補
在“雙城記”語境下,成都和重慶不存在競爭關係,或者説要“競”更要“合”。通過輻射半徑的“相切”或“相交”,這兩座核心城市可以在發揮比較優勢、帶動地區發展方面展現更大作為。
詳細內容